## ##

未来人机交互的3个方向

1 课时 时长:06:31

分享至:
收藏

免费

随着产业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 数字经济带来的柔性供应链,让“消费-设计-生成”成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在满足用户体验功能的同时,不断根据用户数据去改进自身产品,使其更加符合市场和用户需求。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的技术,正不断推动着传统产业的重塑,新计算平台的规模化会促进应用生态的繁荣,如何将设计转化为数据资源,让人机交互不断进化,形成新的规模化服务生态迭代?


百度作为行业领导者之一,已经在智能音箱、机器人、虚拟人等产品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也推出了基于AI、VR等数字技术的成熟的平台化产品。


关于人机交互的未来,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如何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如何推动产业变革?IXDC采访了百度ACG AI商业化人机交互团队负责人李士岩先生,来听听他们的设计经验吧。


【李士岩峰会演讲】:人机交互如何推动AI平台型产品变革



Q1 您的团队主要负责百度的哪些业务,日常怎样展开工作?

A:我们团队主要是以人机交互设计与能力为基础,来负责AI平台型产品,尤其是软硬一体化产品的孵化、设计以及商业化。

我们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团队,团队组成包含了研究员、设计师、算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角色,共同负责机器人、AI智能硬件等产品的孵化、设计与商业化。

在整体战略上,我们是以商业化为核心目标,以百度非常广泛的AI技术为基础,耦合百度生态内的其他产品,比如说智能客服、来电秘书、一些视觉及语音的产品等,组成产品矩阵来执行商业化。

目前整个产业数字化尚在初期,尤其是在中国,整个产品的数字化进程都处于初级阶段,它的成长必须依赖平台型产品的商业化,只有商业化足够成功才能反哺产品能力提升。

因为只有通过商业化的成功,才能推动产品的规模化,产品的规模化才能促进生态的发展,进一步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会找到一些现在瓶颈处于人机交互阶段的产品,将这个产品通过我们软硬件的能力搭建出一个MVP最小的版本,进行相应的实验跟验证,然后将它推向市场,形成商业化。

软硬一体化的平台型产品都是非常复杂的,在推向市场以后还需要不断完善交互模型,将商业化所产生的收益再反哺给技术,然后来做相应的提升。



Q2 人机交互的本质是什么,您个人觉得最具挑战的地方是什么?

A:人机交互的本质是用户与智能体之间的输入反馈循环,人机交互所追求的目标,其实是使这个过程的效率更高,过程更加愉悦。

其实人机交互的发展是周期性的,就是大概每过10年,会有一个大的人机交互的迭代,它的挑战性我觉得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每次大的迭代都是以大的技术突破为基础,就是相应的传感器跟算法的发展,当它可以满足我们在体验上,通过设计的手段形成交互的方式,达到体验阈值之后,这种新的交互模型或者新的交互平台才具备了规模化的可能。

第二个层面,人机交互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的技术和设计决定的,更多的是由商业化水平决定的,就是说既有技术又有经济本质来决定的。只有当体验达到阈值,使得该交互形态可以被大规模使用,并且产生商业价值的时候,这种交互形态才能真正的崛起。


Q3 您认为,未来几年人机交互会有怎样的发展?

A:我认为在未来的3到5年,主要会有以下三个方向的发展:

第一个维度是主动交互。主动交互的基础是情境感知,它让人机交互能够从“用户输入到机器输出”,转变为机器猜测,甚至机器主动服务的新的阶段。

目前所有的技术基础已经相对完善,比如说对人的感知能力,通过数据可以越来越多的感知人想看什么、需要什么服务,然后通过一些新的sencer也可以对环境有感知。

基于传感器和数据系统越来越具备情境感知能力,我们已经具备了对主动交互进行大力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维度是情感交互。在人机交互发展的这几十年里,人与信息的交互维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情感交互并没有得到很有利的发展。

人是情感动物,我们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信息都是通过情感来传达的,包含情感的识别、情绪的应对和情感的表达,在人机交互发展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但是,现在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比如说图像的情绪识别能力,语音的情绪识别能力。当我们具备这种技术基础之后,人机交互就可以将之转化为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并且应用于平台型产品,通过产品的规模化来形成一个更好的市场。

第三个维度,是应用于新一代多模交互的平台型硬件。就是基于一些新的sencer、新的感知能力的一系列平台型硬件,尤其AR、VR等新的交互型设备。

随着传感器、第一视角显示技术、数据的传输能力等的长足发展,通过人机交互的转化,可能会形成新一代的平台型硬件。


Q4 您觉得机器人、虚拟人等AI产品能为用户带来哪些更好的体验和生活上的改变?

A:这些产品本质上都是人机交互的平台型产品,所以我们做这些产品的时候,始终秉持着“科学研究+艺术设计+技术突破”这样的闭环来做。

以机器人为例,机器人或者说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依然很低,它的主要问题就是体验没有突破到一定的阈值。

整个中国有几十万个工作岗位、几十万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的重复回答各种问题。这种重复性的劳动,其实服务机器人和虚拟人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我们可以释放出更多的重复工作的时间,使他们可以去深造、去学习,或者做更有意义的一些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咨询问题的这些用户,获得更好、更愉悦、更全面的体验。



Q5 交互模型是如何推动产品变革的?

A:用语音来举例,我们在语音交互上,现在有大量的标准没有被定义。比如说,当你问智能音箱一个问题的时候,它最好以一个什么样的速度来回答给你?

它的语速是什么样的,怎么说是好的、什么样的音色是好的……在这几年之间,这种新的交互形态也才刚刚成熟,它会有大量的标准没有被定义。

第一个方向,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的手段,通过人因工程,将这些尚未被定义的标准定义出来,然后反馈到我们的平台跟产品当中。

第二个方向,我们可以发展新的交互模型维度。现在我们有了一些新的识别的能力,比如说在情绪识别的方向,在主动交互的方向。在这个维度,需要基于这些技术发展出新的交互能力,然后以这些交互能力为基础再孵化出更多的硬件,以此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免费

0人打赏

机构简介

李士岩

李士岩

百度

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

百度数字人与机器人业务负责人,管理业务的产品研发、运营和商业化。深耕大模型和空间计算相关应用,是常年奋战在业务一线的人工智能标杆产品领导者。曾任职百度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架构师和人机探索实验室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企业导师、中国服务设计十大青年,具有50+项专利、10+篇论文。

这里拥有全球领先的用户体验创新知识。全网独家,更权威,更全面。

每一年,来自全球领先企业的专家、CEO们都给我们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与前瞻观点。帮助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们解决产品、设计、运营、技术、管理等5大内容类别的困惑与瓶颈。在这里,你可以观看500+国际体验设计大会高清权威视频课程。

IXDC带你建立全球视野与能力,解决专业困惑与职场瓶颈,足不出户汲取让你成长的海量知识。联系在线客服:18826260168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