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给进阶中的设计师:遇到瓶颈期别着急

2017-01-05 10:10:29 阅读 224471 本文来源:点融网
分享至:

20170105100909540.jpg

常常有设计圈的朋友问我“如何提高设计能力?”“我想成为设计专家, 团队里上下游可是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我该怎么办?”,在沟通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些人却把原因归咎到企业对设计的重视程度的无作为甚至是身处的行业氛围。这些因素固然重要,它们可能导致你怀才不遇,但是你确定自己真的已经有“才”了么?换句话说,给你一个完美的环境,你就可以成为设计专家了?

想要提高,首先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先问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设计师,是创意无限脑洞十足的?是心细如发像素级别的?还是思维缜密无懈可击的?亦或是巧舌如簧演说能力爆表的?一名优秀设计师的能力维度是多样的,有产品业务分析、逻辑思维、专业技能、设计辩证、设计驱动、自我迭代、沟通演说等各方面的能力。不妨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在这些细分维度下做的如何,然后给自己找一个发展的模版,可以是行业大牛,也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选择团队里的资深设计师,如果觉得还没有人能达到你心里的那个高度,那也无妨,你可以在每一个能力维度上都可以找一个目标,比如,告诉自己要有A的产品理解,B的设计技巧,C的沟通演说能力。有了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更好的知道该在什么方面提高,找到方法并且有计划性的实施。

建议先找一到两个自己最想提高的能力维度发力,避免分散精力导致成效甚微,给自己制定一个定期自检的机制,看看和上一阶段的自己是否有显著的进步。比如两个月前你和产品在过方案的时候还被问的语无伦次,现在是不是能够自圆其说。两个月前想方案是要各种翻素材看竞品,现在是不是看到需求马上就思如泉涌。

刻意练习是提高的关键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按照这个一万小时定律,那么你从事设计相关工作超过5年的时间,是否就可以成为专家呢?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我从事设计管理多年,也算是面人无数,经常碰到一些经验丰富的候选人在面试的时候甚至都无法说出自己进行设计的全过程,更别说延伸的一些设计相关的思考了,根本经不起推敲。而他们在我看来已经进入了机械地完成设计任务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算持续再久,都无法让你有任何提高,甚至还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举运动员的例子就再贴切不过了,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是这个道理。刻意练习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区域,不断地挑战自己去练习和提高。做为一个篮球爱好者,我一直都在享受篮球,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在球场上助攻队友,投篮得分。普通的篮球运动员例行公事参加训练和比赛,将他们擅长的特点变成条件反射。而科比哪怕已经是NBA联盟的顶尖人物,却不断地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不断地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让自己去进行刻意练习和提高,挑战自己,让这些不足的能力慢慢划入自己的熟练区域,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不足。我是一个忠实的科比粉丝,从OK时代一直到他退役,不仅因为他飘逸的球风,更是因为他的科比精神。“洛杉矶早晨4点的样子”不论真伪,确实有激励到我。

所以,当你看到团队里有些工作两年的同学就可以独当一面,而有些工作了十年的依然每天在搬砖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表面上的两年和十年,真正的差别可能是前者每天都在刻意练习提高自己,而后者已经进入了舒适区。当然不排除天赋的作用,但是天赋只是提高了你的起跑线,如果不善用天赋,终归有一天这些天赋都会被浪费掉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无论哪个领域都有一些废掉的天才。

保持思考和避免麻木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保持思考,避免自动完成,当你的设计工作熟练到了一定程度时,你很可能会陷入到自动完成的节奏中,这时候你需要下意识的让自己多增加一些思考。

 ●  接到需求的时候,多想一想,这个需求是否合理?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是否有更优解?这里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可能性?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真的会是这样么?系统里和该需求相关的其他功能是如何的?

●  开始思考设计的时候,多想一想,目前线上版本的反馈和数据是怎样的?是否可以提供多套不同的方案?上次我做类似设计的时候哪里做得不够好?这次又该如何避免?

●  完成设计的时候,多想一想,这样的设计方案是否对系统其他的地方造成了影响?上线了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我该如何去追踪验证呢?

●  在准备和团队过稿之前,多想一想,界面上的每一个元素,每一次的跳转都经得起推敲么?产品可能会问到什么问题?开发可能会在哪里有异议?那我又该如何应对?

如果你在这些过程中都没有细细想过,或是这些想法一闪而过之后选择性忽略的话,这就是你进入自动完成的信号。在这样的模式下,你积累的经验只可能越来越熟练的去完成你已经有能力做到的东西,很难会再有提高。不用担心,这只是一个“伪”瓶颈,改变自己的态度,突破并不是什么难事。

刺激自己保持思考,也有一个简单的外在办法,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一些对自己有着很大挑战的工作内容,你会发现由于这些不是自己的熟练工作,你需要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达到标准,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在将这个挑战变成自己熟练工作的过程中,你就会有意识的避免自动完成的发生。你可以和你的领导去要求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也可以在自己现有的工作中努力扩大自己的职责,去了解上下游的工作,更多的渗透进去并且影响他们。

除了设计工作本身,由于行业特殊性,用户体验无处不在,小到一把钥匙,大到医院的服务设计,要记住自己不仅是用户,还是体验从业者,遇到不好的体验的时候,想一想,怎么不好,为什么不好,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看到好的设计的时候也记得好好推敲一下。刻意的去让自己天天去做这样的练习,比如我每次进到电梯,都会去观察电梯的面板设计,每次到商场我都会去仔细研究他的指引系统,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可以无时不刻的锻炼自己的设计思维。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能很快的说出自己日常生活里5个体验糟糕的地方么?如果你想不出来或者要思考好一会的话,说明你已经麻木了,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摆脱麻木的状态,让“设计职业病”跟着你吧。

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思考需要有源,源则来自于你的知识体系,要么是团队的老司机们指导,要么是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平时多积累和总结,勤加思考,多练习检验自己,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还有就是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前人的经验,我就不再推荐任何设计书籍了,网上一搜一大把,可以多读外文的,需要是好的译本,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读原文,当然国内的书籍也有一些不错的。除了专业书籍外,现在互联网上的设计相关阅读很多,每天刷一下朋友圈和订阅号都有大量的文章,你可能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在读这些,然而读了很久,你有感受到这些文章给自己带来的变化么?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没有正确的进行碎片化的阅读。碎片信息由于需要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往往具备以下一些特点,多为结论性文字缺少推导过程,多为单点信息缺少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我们的知识结构本质上是把许多事实联系在一起的网络,事实决定了知识的广度,而联系决定了知识的深度。当在做大量碎片阅读时,你会沉浸在“我又get了一个新技能”的喜悦中,但是,这些你获得的信息,由于缺少与你已有知识体系里其他事实的联系(或者是你没有下意识的去关联),就会难以被提取和使用,而慢慢沉入记忆的深渊。这样的现象在面试中也很常见,候选人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没准还很有可能是来面试路上地铁正好看到的文章,但是一道测试题立马就现了原形,刚刚侃侃而谈的理论完全没有在测试中应用出来。

尽可能把碎片化阅读做为探究的起点,去寻找你感兴趣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然后有意识地把他和自己知识体系里已有的触点联系起来,同时深入的去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样,一个时段只选择少量知识做深入研究。

那么如何检验学到的知识已经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了呢?可以去了解一下费曼快速学习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01127),这种方法的精髓就是分享,只有能够输出教授别人的东西,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而要做到能教授别人,需要你对这个知识的方方面面,深层的原理都要有很深的认识。我每一次做分享前,都必须强迫自己反复的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研究得特别透彻,这样才能确保来听分享的人能真正的做到有所收获。近几年在行业内做了一些分享以后,我欣喜的发现自己也在其中学习和进步了许多。另外,写作也是一样,是很好的回顾和总结知识的方式。

写在最后

设计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问,所以做为设计从业者,不求甚解的心态是致命的,无论是思考、学习还是承接设计任务都要尽可能做到深度剖析,了解根源,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还有一句话,“下班后的几个小时,决定你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学无止境,共勉!


文/点融网用户体验总监TerryFan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e87a43f61bf1#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如有任何问题,请加微信ixdc-apply详谈。

责任编辑:小美姑娘

认可我的创作,就鼓励一下吧

0人打赏
分享至: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