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讲回顾|娄永琪:解码设计理念进化,开启全球协作新局

2025-02-17 23:23:28 阅读 14695 本文来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设计在当下该如何转型?从以人为本到人与自然协同设计,设计师又该承担怎样全新的使命?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先生受邀出席第五届广州创意周,在开幕式上发表精彩演讲。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设计理念发展历程,并提出新的方向,娄永琪先生表示:“设计原则需从以人为本向人与自然协同设计转变,以解决时代难题,推动产业转型。设计师需接受新使命,培养新一代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的设计师,拓展设计范畴。城市应善用人工智能,塑造新范式,确保其融入生活时保障人类福祉,助力可持续发展。”


娄永琪     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2006-2009)、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2010-2013)、院长(2013至2022年)。2021年1月起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现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八届国务院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主席等学术职务。先后入选2018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2019年),并于2023年作为首位华人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荣誉博士。

长期致力于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践、教育和研究,积极探索设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角色、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将“设计驱动式创新”应用到城乡交互、产业转型、创新教育、社区营造、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其设计作品和研究成果在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意大利米兰三年展博物馆和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等展出。是Elsevier出版《She ji, the Journal of 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创刊执行主编,以及MIT出版《Design Issues》学报、Taylor & Francis出版《the Journal of Visual Arts》编委。受邀在 IFI 2017、 IDSA 2016、ACM SIGCHI 2015、Design Strategy 2013等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主旨演讲。先后担任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执委/副主席、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2021第九届IASDR(国际设计研究协会联合会)大会联合主席。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芬兰总统狮子一等骑士勋章、光华龙腾奖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设计40人、新中国70周年中国设计70人金质奖章。


以下是娄永琪先生演讲全文:

今天,我不仅带来了自己多年来的设计成果,更想借此机会与大家探讨设计在时代发展中的变革与使命。我在26年前为自家设计了米书架,从2015年起,耗时十几年围绕同济大学的校园和社区逐步建成了可持续社区设计原型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区。这些设计实践见证了我对设计理念的不断探索与践行。这两个项目一个大一个小,分别代表了两种设计传统,小而美的经典设计和更为系统的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我自己觉得在这个时代,这两种设计传统同样重要。去年的9月26号,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发布了我主笔撰写的《2024设计世界设计之都上海宣言》,分8个篇章表述了来自全世界10多个国家,20多名设计人对未来设计的一些思考。我们认为当下设计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重要引擎,地位越重要,责任越重大。


01

                                                                从以人为本到人与自然协同

为了解决我们所处时代的生存难题,设计的原则必须要从以人为本转变为以人类为本,最终向愈发重要的生命网络中的人与自然协同设计转变。设计不仅仅是推动全球产业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动力源泉,它还创造了更为公平的人类的生活形式,并搭建起了一个认知和实践的桥梁。


我们认为设计师必须要勇于接受全新的使命和角色,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的设计师,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能够从不加批判的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社会积极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他们不仅仅有这个意识,他还要有这个能力,设计应该从个体的专业的创意拓展到更广泛的协作和社会创新。



02
创新、社会适配与生态新解


通过培育创意社群,激发全社会的创意和创新能力,就在这个层面,城市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我们也提出来要善用人工智能,塑造全新创新和产业的范式。设计需求开发是人类和人工智能能够协作的方法途径和工具。我们经常讲我们要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的要求,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怎么能够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能够适应人类这个社会的框架。再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时候,它的应用必须要确保人类的福祉和尊严。同时我们应该把人工智能用在生态恢复再生,这样更大的一个领域,实际上人工智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03
从社区创新到全球协作

我们倡导要建设人人设计的设计之都,城市是新设计能力和设计社群的重要的培养皿,城市可以成为卓越的设计大学未来孵化器和生活实验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社区和公民作为合作创新平等伙伴的这么一个潜力。通过采用设计驱动的方法,社区可以创建播种和培育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解决方案,完善和迭代现有的各种策略。通过这种方法,社区可以从城市创新的应用终端转变为城市创新的策源地。其实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觉得应该激发所有公民的创造潜力,来去助力实现设计服务的城市。


最后,再次祝愿广州创意周圆满举办,我要特别向柳冠中先生、汤重熹先生、何晓佑先生、余隋怀先生等诸位学界泰斗前辈们致敬。有了您们在灯塔上点亮灯光,中国设计教育、中国设计研究、中国设计实践的道路一定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谢谢大家!


第五届广州创意周于2025年1月17-23日在广州设计之都圆满举行。本届创意周以“新质设计”为主题,凝聚全球设计智慧,共筑设计思想高地,赋能中国设计创新新质发展。同期举行开幕式、新质设计创新峰会、柳冠中大师设计邀请展、云山十方汇大师论坛、颁奖典礼等精彩活动。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世界设计组织(WDO)前主席Srini Srinivasan等大咖出席。


20250217152604138.jpeg





责任编辑:罗家欢
分享至: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