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业公司中的设计

1 课时 时长:23:34

分享至:
收藏

本段演讲隶属于2016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设计管理峰会」,在科技创业大潮中,设计、设计者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在接下来5-10年的科技创业公司中,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设计者需要如何准备?连续创业者、设计师吴卓浩为大家带来他的观察与思考。


精彩演讲节选

· 有很多机会摆在设计人的面前,同时有很多设计人并没有做好准备,甚至有的人根本不喜欢设计,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这个职业本身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我们这群人究竟应该做什么事,究竟应该怎么做,究竟可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 你有一个想法只需要一秒钟把它说出来,下面的设计师需要一周的时间把它设计出来,工程师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把它开发出来,而运营人员需要2-3个月的时间去验证、把它真正跑通

· 其实“O2O”这个词已经不怎么流行了,但是没关系,流不流行不重要,它的本质是互联网作为一个基础的技术,就像当年的蒸汽机、当年的电力终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基础要素一样,互联网现在也走到了这个阶段


重点获益

· 设计的工作内容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 如何让设计在科技创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设计者需要重点培养自己的哪些能力


现场PPT精华节选

▼需求迅速超过供给:


▼设计需要渗透进公司全局:


图文实录

大家好!我是一个特别爱折腾的人,事实上十几年前我在大学的时候其实就在跟同学一块折腾创业,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创业”这个词,虽然这个词本身在汉语里面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我在创新工场到现在差不多有七年的时间,一共投资超过了超过250个公司,这些公司我也帮助过、观察过、学习过很多。我自己这几年也在折腾,也做了好几家小公司,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特别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设计师,一方面是真的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因为你有机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到更多的人,改变更多的事情。但是同时另外一方面,也真心感觉到非常巨大的挑战,而且这些挑战有些东西是在设计师骨子里面过去所坚守的,现在却需要被改变。今天我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人、事、未来。

先从人的这个角度开始说,大家知不知道在过去几年间,尤其是过去三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其实世界范围内主要说的就是美国跟中国),创业领域的设计和设计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创业大潮兴起之前,作为设计人主要的去处是这样三个地方:成熟的大公司,人最多,似乎只有大公司有钱、有闲、有情怀来养设计师做一些事情;然后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愿意把设计引入公司的组织架构中,再就是在两者之间还有一些设计公司、咨询公司。

而在过去三年间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成熟公司中设计人员所占比例在增加,影响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创业公司对于设计和设计人有一个巨大的需求爆发,而位于两者之间的设计公司、咨询公司,其中大量优秀的人才被双方极力招揽。中国这边情况可能还不太明显,但是在美国,过去三年间有大量的顶尖的设计咨询公司被收购。

所以其实这带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人员的流动事实上更加贫乏,如果说十年前的流动更多的是在同等级的公司之间,但是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是有大量的人才涌入了创业公司,甚至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本来我是一个UI设计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画icon,画了三的icon,但是突然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去做一个创业公司的产品总监。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人才的变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趋势,大家可以看这两条曲线,绿色的曲线是设计师的供给量,中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多设计培养能力的高校,据说有1900多所。但是在过去三年间大家很明显的感觉到供给远远跟不上整个行业的需求,这个需求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创业公司的爆发而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需求迅速超过供给之后,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什么?是有很多机会摆在设计人的面前,同时有很多设计人并没有做好准备,比方说现在有很多孩子他们读设计专业,并不是因为真的在设计方面有天分,甚至有的人根本不喜欢设计,只是因为读设计高考分数比较低一些,这种情况下设计师这个职业本身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我们这群人究竟应该做什么事,究竟应该怎么做,究竟可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我特别赞成刚才几位老师所说的咱们不能把自己当成是狭义的设计师,谁规定了设计师只能是画图的,对不对?而且当咱我们被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历史的机遇,如果说因为我们个人能力没有能够做到反而会伤害整个行业。

像我刚刚所举的例子,画了三年图标,然后现在放在一个产品总监甚至是一个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的位置上,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如果说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狭义的设计师,只是去处理好最基础的设计问题的话,这个结果是灾难性的。一个刚入行的设计师可能会说,我的设计做好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万事大吉。但是当你往前走就会发现设计做好了只是个开始,还有产品研发,如果产品研发做不好就没有任何意义。再往前走会发现,像周陟老师所说的产品研发做好了又怎样,产品上线那一刻才是恶梦的开始。

其实我在团队当中经常会说到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对于设计师,对于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像警钟一样的一句话:你有一个想法只需要一秒钟把它说出来,下面的设计师需要一周的时间把它设计出来,工程师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把它开发出来,而运营人员需要2-3个月的时间去验证、把它真正跑通。所以当三个月之后,你发现这件事是错的,那所有的缘起只是因为你花了一秒钟的时间说一句话。

所以当我们这些设计人有机会能够成为一个初创公司联合创始人的时候,身上的担子其实非常重,身上所需具备的基础能力,包括产品和设计的能力,这是支柱,还有技术,这个技术看你做的是什么,如果是软件的主要的是软件开发,稍微简单一点,如果做的是硬件的话,需要考虑供应链、生产工艺以及结构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做的是线下服务,你需要考虑很多利益相关者、环境、服务流程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考虑的事特别特别多,大家不要觉得成为联合创始人是非常光荣的事情,背后全是泪。

当然一个特别好的情况是什么?就是现在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相信设计的价值,所以以我们在创新工场以及在湾区了解到的情况,现在的创业公司里面有10%左右的公司会有一个设计背景的人作为联合创始人,这个比例前所未有。所以这个变化所带来的一方面是非常巨大的机会,另外一方面也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而从事的角度上,工作的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明显变化趋势。一个确实是不要只盯着产品,产品、服务跟环境是当下我们所要解决的非常巨大的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因为在当下,除了那些纯粹的线上产品以外,更多的是会被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人在不同场景当中使用的产品,也包括大量的和线下实体相结合的产品跟服务,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只是考虑产品本身,就会错失很多的机会,更会忽略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像滴滴这样的产品,它和以前我们所做的比如说线上的管理工具、浏览器相比,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产品只是它给用户提供的整体服务当中的一环,只是一个部分。最核心的业务就是驾车的服务,事实上是要通过那些有血有肉的人,那些可能完全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那些也有自己的生活,也会失恋,也会遇到家里面住院的人来提供的。你没有办法通过产品的设计,通过代码的开发就把你所提供的体验标准化。所以在这个时候,产品、服务跟环境就必须成为我们做产品设计或者说做体验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几大要素。

当然了,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跨界的机会多了,大家再也不用把自己锁在屏幕里面了。像前面几位老师所说的,产品本身也只是整个业务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说产品是“1”,那么需要一系列的零把它放大。这些零包括什么呢?包括运营、市场和商务拓展。

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在Airbnb曾经做过的一个试验,滴滴也用了类似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试验就是:发红包。完成一个任务发一个红包,但这个红包是发给用户本人好,还是由用户转发到自己朋友圈的效果好?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社会学的现象。结果是,尤其是小额的红包,转发给朋友的效果反而更好。这是一个什么?首先这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是有市场和运营的功能,但是同时它又完全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推广活动,它是一个功能。最棒的推广一定是随着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功能的过程当中而发生的。

所以其实很多产品都是这样,在初期的时候产品的核心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开发,除了需要保持一定量,一定力度的迭代更新以外,事实上你会发现大量的需求就是来自于运营,当然这个根本的需求是来自于用户,这个需求来自于运营,来自于市场,来自于BD,而不是来自于产品自身的改进。所以正因为这样,设计更需要渗透到公司各个职能部门。让设计成为DNA的一部分,让设计不再是只有一小群人所做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用户体验也不再相同了。

在我自己的这几个公司当中所实践的,我们的思考、我们的体会是什么呢?我们把用户体验扩展为一种整合式的体验。因为在这个里面其实不仅仅是用户,还有其他很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体验也是可以被应用,并且需要被满足的。在这个体系当中有几大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产品与服务相融合,产品适合做那些不同环节当中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服务更适合作为整体业务的串联,产品更适合做标准化,服务更适合做快速的迭代改进,产品与服务相融合。更能够从用户的角度达成效果。

第二个支柱是参与设计,这里的参与设计并不只是引入用户的参与,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引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就像滴滴的例子,之前我们帮易代驾解决他们体验产品升级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用户在这个特定环境里面容易搞定,真正难搞定的是什么?司机的体验。

第三个支柱是大数据驱动,关于这方面如果说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交流,过去20年间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大量的足迹,互联网上现存的这些数据已经非常厉害了,这些数据是超级有用的,能够被收集、整理、分析。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2013、2014年的事情,当有人做了大数据挖掘之后,发现用户的自拍行为是跟用户的星座有关的,没人能够去解释这个现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从夏天的狮子座开始,连续四个星座自拍分享的行为都明显超过其他所有的星座,其中最弱的处女座都比其他任何星座自拍分享行为更强。

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单纯的感性、定性研究得到的,我们认为需要把定性、定量、传统小样本量的研究和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结合起来,互相印证,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就像刚才周老师也跟大家提到的,设计的过程,设计本身是需要被设计的,而在今天真的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做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接下来更多的会发生在传统行业,有很多的事情,很多的设计本身就是可以被设计的。

最后说一下我对未来的一些看法,以下的这三个方面是我最关注的。

如果说你希望现在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并且能够持续做五年、十年,O2O是一个好领域。其实“O2O”这个词已经不怎么流行了,但是没关系,流不流行不重要,它的本质是互联网作为一个基础的技术,就像当年的蒸汽机、当年的电力终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基础要素一样,互联网现在也走到了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或即将被改造,这个机会多的是。这么多的传统行业,现在需要被改造的还有几个?非常多。而且每一个传统行业都是能够深挖进去五年、十年的地方。

第二个领域是VR,这块我也特别看好。如果说大家觉得进入触屏时代都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那么VR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把虚拟空间跟现实空间相融合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就是在座各位你们是有机会来定义这个领域游戏规则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AI,所有人都认同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觉得这也许要等很久以后才会发生。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在真正意义上的AI到来之前,短期内也有大量的有限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叫做有限人工智能?我为大家举一个直接的例子,我相信在座各位你们在自己公司当中,坐在自己办公桌前实际上身体是很痛苦的,各种各样的状况,想想看你的脖子疼不疼,肩膀疼不疼,腰疼不疼,当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多运动。但是毕竟我们是要长时间伏案使用电脑的,这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的大规模长时间伏案工作,都是由电脑造成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桌椅,这些显示器以及相关设备不可以根据我自身的情况来做一些调节呢?为什么他们不可以根据我坐姿站姿不同的状态做调节呢?其实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些其实只需要非常有限的人工智能,非常基础的传感器就可以做到,不需要真正弄一个终结者出来,简简单单的不需要花费多少成本就真的可以做到。但是这些事都需要在座的各位一起来推进。这个里面蕴含着巨大的挑战跟机会。


目标听众

· 中高级管理人才

· 追求进步的设计师

· 电商、移动终端等互联网相关产业从业者

· 金融服务、汽车、家具等行业从业者

0人打赏

机构简介

吴卓浩

吴卓浩

创新工场

人工智能工程院VP

现任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VP,商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铂诺联合创始人,INWAY Design 联合创始人,2006年创立谷歌中国用户体验团队,2010年创立创新工场用户体验团队,2012年底创立 INWAY Design。IXDC委员,国内重要的用户体验实践者和布道者。他已经服务和辅导过超过100个成熟公司和创业公司,涉及生活服务、零售、餐饮、旅游、教育、健康、出版发行、媒体娱乐、电信通讯、智能家居、汽车服务、金融、企业服务等互联网与实体行业相结合的主要领域。

这里拥有全球领先的用户体验创新知识。全网独家,更权威,更全面。

每一年,来自全球领先企业的专家、CEO们都给我们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与前瞻观点。帮助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们解决产品、设计、运营、技术、管理等5大内容类别的困惑与瓶颈。在这里,你可以观看500+国际体验设计大会高清权威视频课程。

IXDC带你建立全球视野与能力,解决专业困惑与职场瓶颈,足不出户汲取让你成长的海量知识。联系在线客服:18826260168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