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HTC西雅图设计中心使用经验研究部门处长陈宜秀先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采访中,陈先生主要和我们谈到了用户体验和体验设计,对于时下非常火热的VR行业,陈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尤其对于HTC在VR一途上所做的努力,他也有很多自己实际参与其中的经验之谈,并且,他为想进入VR行业的设计师们也指明了道路,也希望更多的设计师能加入到这个极具潜力的行业。
这个访谈有哪些干货
· 了解美国和台湾体验设计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 了解VR行业的发展以及需要怎样的设计人才
· 了解VR在UI设计、用户体验方面有哪些特异性
访谈图文实录
胡晓:现在全世界都在谈体验设计,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热闹,在行业中引起一个广泛的影响,就您个人而言,您觉得2016年行业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陈宜秀:这个关键词嘛,应该说是爆发,因为真的是看到太多的行业开始投入这个范围,然后了解到体验设计的必要。以前产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就是说从人类开始制作任何用的东西,就脱离不了体验设计,只是当时没有这么一个名词,那事实上从古以来,我们人做任何东西都有想到,这个东西该怎么用、该怎么设计它,体验才会好,只是没有一个专有名词来涵盖它。
今天,体验设计是一个相当专门的(名词),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多的成果来支持它,所以才有这么一个专业,我想这个专业现在是一个爆发的状态,更多人了解它的重要性,然后更多人来投入。
胡晓:昨天我去了滴滴,从和他们交流来看,体验设计在他们公司不是一个谈的特别重的一个名词。如同您所说,其实这个DNA,在他们第一天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只是没有人特别去强调体验设计要这么样做,昨天我在和滴滴交流之中也感同身受。
陈宜秀:我非常同意您这个看法,我以前一直在想一件事,自古以来做衣服的、做菜刀的,其实他们各有一套,让他们所做的产品更好用的方式,在他们这个行业里头,也是他们DNA的一部分,不然这个东西根本就不能用。那么像滴滴这样子的企业,可以把这个部分放进他们的DNA里,认为这本来就是他们该做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很多行业现在都有相同的看法。
胡晓:在您看来台湾和美国设计界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样的,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一些区别?
陈宜秀:这个问题真的是太大了,我只能就我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做一个回答。美国在设计方面是突飞猛进的,可是参与体验设计这个行业,其实有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有学人机交互的,也有纯设计出身的,他们对于设计的看法其实也不太一致。台湾其实也是一样,尤其近十年来,培养出非常多优秀的年轻体验设计师,这让我感觉到台湾追的非常非常快,在学习上来讲,几乎是跟国际同步的,专业社群也非常活跃,每年大概有一两百场讨论会、大大小小的读书会等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事情。所以,各有各的趋势,我觉得两边发展都非常的快。
胡晓:您觉得互联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陈宜秀:中国见证了设计师勇于接受挑战的结果,我深深感觉到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只要人的生活上还有需求,这样的挑战就还存在,我相信也一定会有人去迎接这样的挑战。所以,新的挑战到底是什么呢,就要看人的生活方式继续演变的结果,而且透过互联网,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我相信只要有心,已经不是有什么地方追不上了,不止是台湾,中国也是一样。中国互联网突飞猛进,也是一个见证,什么东西要学都是很快的,只是行业能不能用得上,能不能看到它的价值。
胡晓:您在体验设计大会的演讲主题是《虚拟现实如何改变未来》,我们知道现在HTC也在大力推进虚拟现实的产品,从手机业务转向VR的这个转型过程中,HTC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让现在这个VR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出彩,越来越出色?
陈宜秀:这个公司其实很有意思的,就是我们一向不畏惧成为全球第一个做任何的东西。以我们的历史上来讲,我们做过第一个智慧型手机、第一个安卓手机,然后今天我们也很勇敢地去尝试虚拟现实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机会运用了公司最强的技术,同时在研究上来说,我们也充分去了解目标的客群是谁,这个系统设计出来之后,体验上来说哪里好哪里不好,去设计它。
除了在技术上我们跟valve有充分的合作之外,在产品上我们就是做了HTC一贯做的事情,尽我们的能力设计最好的产品。在未来的方向上来说,我们相信虚拟现实目前需要的,(除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很扎实的产品之外,还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一个公司的力量终究还是有限的,我们希望这个平台做出来之后,可以结合这个行业里头,各个面向、各个团队,一起把这个平台和生态系打造出来,这是我们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胡晓:这几年中国的VR市场从蓝海变成红海,直到一片血海。某些刚刚进入VR领域的新人,凭着几张PPT和市场分析报告,就能轻松地融到几千万,在这种鱼龙混杂的乱象当中,很多中国人认为VR只是伪概念,甚至是一个骗局,针对这样一种杂乱的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陈宜秀:VR绝对不是一个伪概念,甚至于可以说,在人类接下来的技术演变演进过程中,我相信VR会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现在市场上好像有点混乱,我想是因为大家对于VR的技术到底是什么,稍微有点莫衷一是。(现在)市场上起码有三种不同的VR产品,它们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一般以手机为主,头戴式的VR,市场上大家看到的非常多;第二像这个坐着的半身的,有基本的追踪系统的VR,这个部分也有;第三就是像HTC Vive这样的Room-Scale的全身的,而且有一个比较大的活动空间的VR,这三种VR性质不太一样,使用的场景也不同,它们能够做的事情也差别相当大。
我们所做的产品,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因为平常的时候,人就在不停的搜集资讯,做身体协调,这样走路才不会跌掉、端茶不会烫着,可是要在VR的环境里做到跟一般的行动一样自然,这个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等于说它的benchmark,比较的基准是跟人的神经系统、人的脑一样的,所以目前做得到的技术并不多。我相信大家对这个行业很投入,是因为看到VR的前景可能是什么,是技术做到那个程度值得投入,真正对将来会产生影响的,恐怕这样的产品会继续出现,而不是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
胡晓:VR成为全球一个比较热的现象,目前VR产品对于VR技术挖掘是什么样的一个程度?
陈宜秀:我们是停留在一个很表面的程度,可以这么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想办法挖掘它,是因为他们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前景,只是这个前景,对2016年(的)今天来说还是太模糊了,所以有很多人还在做不同的尝试。随便举个例子,在我生活和居住的西雅图,就有数百家新创公司,现在正在尝试用VR做各式各样的应用,游戏当然是占其中的一大部分,因为有很多很好的科技、很好的想法是从那边来的,可是VR已经被应用到许多其他的领域,想办法来帮助那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这个部分真的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胡晓:VR目前的整体发展,您觉得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陈宜秀:真的是一个初期的阶段。大家有机会体验一下HTC的产品,我们已经取得一个初步的成功,可是真正要走的路还很远。有太多人在今天,可以看到VR在他所做的工作上的可能性,可是怎么样去发挥这个可能性,怎么样从中间收获他的成果,真的需要很多人的帮助,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跳进去做unity program,然后做3D的直接的键码,所以在中间需要很多套装的软体,这些软体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现,所以我想很多人都要跳进来一起帮忙。
胡晓: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影响VR更进一步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陈宜秀: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推广、教育、开发软体的成熟,这些都有一定的限制。好比说今天很多做设计的人,不需要自己去写程式,因为已经有很多套装的软体,帮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作业环境,让他们可以专注在自己想做、自己想要的事情。VR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假如这样的套装一旦成熟,它可以帮助很多人,拉近他们的概念和他们完成的成果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克服了工具的限制。
假如说,想要做一个雕塑,以前可能要先学很多不同的材料,现在在VR里,你就可以把一个雕塑做起来,你的数据都有,再想办法通过其他的方式让雕塑出现。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看到很多的艺术家、很多的创作者,利用VR来拉近他们的想法和结果之间的距离,那样的事情真的是让人很感动。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今天都有办法在VR里找到这样的工具,所以在VR的整个产业里,真的需要很多人进来制造工具。
胡晓:很早以前索尼也有这些产品,但是可能早期的技术没有这么成熟,我在商场也看到有放这些大的眼镜,主要目的是用来看电影的,不是玩游戏的。这种产品,从消费者的接受角度来说,新鲜感肯定是有的,关键这个东西如果太笨重的话……
陈宜秀:对,因为有各式各样不同的VR产品,大家都在尝试,所以不见得到时候只有一种,然后使用的场景不同,根据携带方便的程度和你所想使用的效果,我想不同的产品在市场上都有存在的空间。
胡晓:之前Google Glass热了很久,很多人买了这个玩意儿,虽然说这个产品现在下去了,但我觉得这个产品,可能产品形态会发生变化,或者是设计或者是技术,有它自己的进步和调整,我觉得它的体积小总归是一件好事。
陈宜秀:是一件好事,没有错,包括VR也是。就算今天HTC Vive, 我们也不认为,它是一个完成度真的那么高的产品,我们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然后我们也在努力地做下一阶段的改善。有些东西也受限于今天技术上的限制,假如能的话,我们当然也想改进其中一些部分。
胡晓:判断VR产品的优劣标准是什么?影响VR产品优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陈宜秀:我刚刚提到不同的VR种类,最大的差别(首先)就在体验,体验的程度决定它所用技术的性质是什么。简单说,刚才说的三个:第一个是移动性的VR,比如放在手机里;第二是半身的,坐在那使用的;第三个就是Room-Scale,可以整个站起来做的,站起来走动使用的。(它们)所共有的一个基础就是怎么定位,怎么追踪,然后人在动的时候,你的系统怎么样反应人在动这件事情,根据你所用的技术,你可以做的比较好或者比较不好,就是这样。
第二个部分就是说,你的头戴装置,你所用的荧幕到底是什么,这个荧幕的扫描的速度,Refreshment Rate, 跟它的解像程度,当然是绝对影响了你的体验。
第三个是这两者之间怎么合起来。好比说在我们人来说,移动的时候我们眼中看到的东西,和我们脑中所知道的,或者人的身体移动跟我们眼睛看到的几乎是同步的,而在VR里的移动,怎么样放在你的应用里,处理完之后再放进你的头戴装置的显像里头,中间是有一个延迟的,因为它不需要去Process。
如何把这个东西做到最快,使得中间几乎同步,没有落差,人才不会头晕,这是一个技术的要求。那么这个要求做的好,体验就会好,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有些系统感觉上很好,有些系统还有待加强的原因。我想所有人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是怎么样把系统做的更快更好。
胡晓:VR产品在用户研究和测试中,有些内容是在互联网上有提供,比如说有些APP,(我们)想了解一下,它和目前的互联网产品有些什么样的差别,这中间有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东西?
陈宜秀:我觉得现在在开发VR产品的时候,我们其实真的还不太知道标准在哪里,因为很多VR的应用,现在出来的,都在尝试新的想法。(VR产品)很多是游戏,游戏这个东西就没有所谓易用性的问题,因为有动机就不难,然后所有的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动机都是很强的。在其他的设计上来说,其他的应用上,我想大家也都在尝试新的方式。
很多人就是把目前平面的界面设计的方式直接搬上去,例如说按键,例如说不同的菜单啦之类的都一一搬上去用,可是对我们设计的想法来说这是一个限制,因为VR是一个三度空间的东西,它还有很多设计的可能性没有被尝试,那么我们希望看到的其实就是更多的互动,(更多)交互设计的新想法能够进来,而不是完全受限于原来这个平面的,这个UI平面的这些规范,事实上我们要建立新的规范。
在测试VR的软体的时候,像我们内部也发展过一些软体,我们也找人来做测试。刚开始为了让他们能够熟悉VR的这个环境,我们通常会让他们玩儿一两个小游戏,这个时候麻烦来了,因为所有的游戏都让他们兴奋得尖叫啊干嘛干嘛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反而希望他们情绪能够镇定下来,我们才可以进行我们所谓的交互的测试,所以这个是测试VR的产品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胡晓:区别于手机这些交互,VR的产品UI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
陈宜秀:我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充分了解VR是三度空间的这么一个部分。很多人在设计的时候,会把VR当作一个360度的平面,意思就是它只是一个球体的平面把你包围起来,所以它终究还是一个平面,然后想办法用以前对于平面的UI设计的了解来做这样子的设计。这个想法基本上也不算错,因为在我们有新的设计规范出来之前,借由旧有的规范也容易让使用者开始上手,只是说这样子的发展是有限的,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三度空间的设计能够出现。
胡晓:除了三度空间的设计,在其他的体验设计上面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陈宜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说出来让大家参考一下。在VR的使用环境之下,使用者常常是很敏感地想知道周围的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在一个新奇的一个空间里,虽然他(还)站在那个房间里,却已经不是他的房间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环境,他到处地想要去寻找,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到底他能够做什么,然后这个环境里面的物体会怎么样跟他做交互,他们的注意的焦点是在这里。所以在这一点上,对设计的人来说就有很多的机会,我可以相当有把握的说一句话,这个使用者、用户是在一个探索的状态里,所以在设计上要帮助他去探索这个环境,要不断提供他新的探索的机会。
胡晓:前阵子我看了一个电视广告,一个男主人戴着眼镜,好像是发现美女了,然后在商场里到处跑,因为是沉浸式体验,他会觉得特别逼真,也不知道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所以他可能自己做了很多奇怪的动作,他其实都不知道,所以,其实外面的人就感觉这个人好奇怪。
陈宜秀:是,对。所以我特别喜欢看人家来参加我们VR的测试,因为很多时候,比如测试手机或者测试网页,这样的测试的时候还是一个社会性的情景,他知道你作为一个研究者一直在旁边,然后他给你一些意见,做反馈的时候,究竟还是有礼貌的。一旦在测试这个HTC Vive的时候,他根本把你撂在一边了,就一直在“啊,这个怎么怎么样,好好玩”的,情绪性的一直在沉浸式的环境里头,一直在那边觉得,哇这个东西太刺激了或者怎么样,你站在旁边,那你一边凉快去,他根本不理你了。
胡晓:因为其实这些东西,他之前从来没有去接触过或想象到,VR带来的完全是一个新的世界。
陈宜秀:真的是。
胡晓:目前VR方面人才竞争还是很厉害的,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设计师、用户体验师,应该从什么地方学起,关注一些什么,会让他会更好进入这个行业?
陈宜秀:我觉得多交流,多去参加相关的类似研讨会,多在网上看类似的作品,自己多去玩,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产品,可是我们也努力跟其他VR公司保持联络、互相切磋。目前真的像您所说的,人非常地缺,因为这个部分太新了,很少人真正做过VR里头的交互设计,很多都是从游戏的开发里(去找),他们是游戏的设计师,可是今天除了游戏和娱乐之外,有更多的领域其实也需要VR里头的设计者来帮忙。
胡晓: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在寻找一些机会,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也会去尝试找更多的机会看看怎么样了解得更深入一些,像HTC有没有一些所谓的规范性的东西释放出来?
陈宜秀:怎么说呢,一个公司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内部每天也在做这方面的设计和尝试,也不是说我们的尝试、设计和测试结果,就只是拿来做我们自己的软体,那是不够的,我们事实上就是想要建立一个交互的规范,然后让其他的人能够跟我们一起来遵循这个规范,或者告诉我们这个规范是好还是不好,然后怎么改进它。假如说这个交互的规范没有出现的话,大家都是各做各的,那么总会碰到那种,我一旦换了应用就不知道怎么用的这么一个状况,所以,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胡晓:VR是一个具备颠覆性的产业,您也说过,今天VR虚拟现实和未来之间是还有一道鸿沟的,那么VR具体能颠覆哪些未来,您带我们稍微畅想一下吗?
陈宜秀:我想这个部分所有人都还在努力的去找,我所知道的,我所看到的,大概就有好几个方面。例如说,在我所居住的西雅图就有一个大学,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有两个系,第一个是建筑系,第二个是有关的,叫做Construction Management,那么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负责的不是房子怎么设计,而是房子该怎么盖这件事情。
建筑工地是寸土寸金的,而且他们时间上非常宝贵,所以他们现在已经在用VR的技术,在研究建筑的流程,怎么样把它重新做得更好。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厂房,里面有VR的设备,包括建筑工人、管理流程的人都一一来这边设计他们的场景,让人在里头真实的在做建筑工地的各种作业,用这样的方式来做研究,然后把这个建筑管理的流程做的更好。
在这一点上,VR有一个很特殊的优点,因为虚拟现实不是现实,现实有太大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真的把所有事情做完一遍之后,因为做完一遍就不用再做了,然后我们不可能做一遍来研究该怎么做,那么用虚拟现实的方式,我们可以一试再试,可以尝试各种方向,然后把这个流程真的改善到非常好之后,再应用到现实的工艺里去,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一个方向。
在那边也有一个设计系的一组同学,现在在跟我们合作建筑跟建筑的顾客,中间怎么样通过远距离的方式来讨论建筑和设计,两边都在虚拟现实的环境里做这样子的讨论,那我们怎么样让这个沟通的过程可以做的更顺畅,这是另外一个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提议,我们现在还在做。其他的呢,在医疗,在消费,我们都看到很多很精彩的例子。
胡晓:我个人也特别喜欢建筑,特别喜欢城堡,像城堡这种大型建筑,就像您说的,不可能说重新建设,所以说如果虚拟现实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些过程、流程、结构、测试的问题的话,我想对建筑行业是很大的提升,在其他行业也是,多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和机会。VR也是接下来的这个市场的大热,我们也希望体验到更多的产品,HTC其实在新领域的尝试一直是挺多的,也非常高兴IXDC大会能够邀请到您。
陈宜秀:谢谢您的邀请,我真的感到很荣幸有机会来分享,这个行业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投入,HTC也成立了亚太的虚拟现实的产业联盟,其中一个据点就是北京,我们对于中国的人才也是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够帮我们一起把这个生态系的平台打造出来。
胡晓:太棒了,我觉得在北京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谢谢。
陈宜秀:谢谢。
目标听众
· 有志于体验设计的设计师
· 产品经理及用户研究人员
· 企业管理者、创业者及投资者
· 设计爱好者和设计学生
0人打赏
机构简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职于HTC西雅图设计中心使用经验研究处长及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任职于AT&T 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和亚美亚实验室(Avaya Labs),累积 近30 项专利及设计奖。之后转任美国威瑞森无线通讯(Verizon Wireless)智慧型产品经理,与各大手机厂合作开发智能手机。曾任 UXPA(用户体验专业协会)新泽西分会会长。2014年译作《设计的心理学》由台北远流出版社出版。
这里拥有全球领先的用户体验创新知识。全网独家,更权威,更全面。
每一年,来自全球领先企业的专家、CEO们都给我们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与前瞻观点。帮助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们解决产品、设计、运营、技术、管理等5大内容类别的困惑与瓶颈。在这里,你可以观看500+国际体验设计大会高清权威视频课程。
IXDC带你建立全球视野与能力,解决专业困惑与职场瓶颈,足不出户汲取让你成长的海量知识。联系在线客服:188262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