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5个UX设计的错误观念,是时候纠正了

2017-12-28 10:39:07 阅读 234526 本文来源:优设
分享至:

实际上,每一个新的设计项目都是从学习开始的。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的状况、需求和目标,学习他们的知识;用户在开始使用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则需要了解它的设计,学习新的产品交互逻辑和UI界面,甚至琢磨设计师是如何设计决策并影响用户的。

通过广泛的用户测试,产品的UX在不断的反馈当中逐步成熟,最终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庆幸的是,UX设计领域逐步成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UX问题,相应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也应运而生。不过,对于UX设计,仍然有一些迷思广泛存在,对于这些并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说法,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予以说明,并且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


迷思#1:用户不愿意滚动页面

用户当然愿意滚动浏览页面。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用户都比较享受滚动浏览的体验。实际上,相比于带有大量链接和多层级的网页,用户更愿意查看较长的单页式页面,而非来回点击跳转。还有一些调研表明,66%的用户将精力都耗费在首屏之下。所以“用户不愿意滚动页面”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20171228102736227.png

不要害怕用户只看首屏,大胆把你的故事和内容用首屏之下的空间展现出来吧。将所有的信息堆在首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么做只会让首屏更乱。尽量让你的内容引人入胜,用户自然会往下滚动。


迷思#2:轮播图可以高效的展示内容

乍一看这个话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轮播图看似增加了页面的交互性,也节省了空间,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实际的状况,因为根据调研表明,只有1%左右的用户会真正去滚动轮播图,通过交互去探索其中的信息。绝大多数的用户大概也就只看到打开的时候第一张图。此外,一些眼动测试的结果也表明,绝大多数用户会直接跳过这个区域的内容。

20171228102754335.png

不要纠缠于边边角角的内容,专注于呈现最主要的信息,讲述核心的故事,展现主体的内容。而轮播图更适合在特定的情况下,展现单个对象的多个视角或者视图。


迷思#3:首页是你网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重要性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在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网站常常被视作为虚拟的存在。许多人认为,只要用户被邀请了,就会进入首页去查看。但是实际上的,只要有链接或者入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网站的任何一个页面。根据现在的调研,用户访问网站首页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而越来越多的用户概念中,首页更像是一个平台,而真正有意义的内容通常存在于各个子页面当中。

20171228102830222.png

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同样的,首页重要,但是不要把设计的重心全都倾斜到首页上去,其他的子页面同样重要。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会让重要的子页面和首页一起着重设计。


迷思#4:设计就是装饰

从我刚刚进入设计领域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当中。随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开始慢慢意识到,好的设计通常都具备着良好的功能性,而不是视觉和装饰。元素和元素之间能否良好地搭配?所有的组件能否协调地运作?在我看来,设计不是用来装饰,而是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设计不应该脱离内容而存在。在网页设计领域,设计师应该从一开始就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内容,毕竟,只有采取内容为先的设计策略,才能让最终的设计有效地围绕着这个中心,创造出一体化的视觉,呈现出必要的信息。

20171228102914689.png

在开始设计项目之前,先弄清楚核心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让设计团队用视觉化的语言,将这些内容翻译转化为用户易于理解的信息。


迷思#5:网站每隔几年就要重新设计一次

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也许,我们每隔两三年就会为了放弃过时的设计元素,拥抱新趋势而从头到尾将网站重新设计一遍。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又何曾了解过用户的感受呢?他们是否厌倦了一次又一次的重设计?对于一个内容量大而信息丰富的网站而言,更合理的做法是不停地完善,进行有效的调整,而非彻底的重设计。现如今,大型的网站很少进行彻底的重设计,更多的是基于业务目标和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整,无论是谷歌,YouTube,苹果还是亚马逊。这些网站并没有用重设计来替代以往的内容,而是微妙而谨慎地发展着。

20171228102956901.png

让你的设计目标来指引你的网站进行设计调整。如果你的网站业务需要彻底的修整,那么重设计也许是符合你的需求和利益的。可是,如果你只需要提高或者调整业务,那么最好还是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而非重设计。这样也能让你将你的设计团队当作合作者,而非一次性的设计承包商。


本文转自优设uisdc.com/5-biggest-ux-myths

原作者丨Daniel Beadle

翻译丨陈子木

责任编辑:mr

认可我的创作,就鼓励一下吧

0人打赏
分享至: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