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户体验设计从业者有没有所谓的 35 岁中年危机?

2017-12-19 10:03:23 阅读 225333 本文来源:UXcoffee&Hozin
分享至:

有人说程序员有35 岁中年危机,更有人说程序员越老越没竞争力,不知道用户体验从业者是否也是越老越没竞争力?来看谷歌设计师和做设计超过10年的交互设计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Riceman(谷歌交互设计师)

刚从学校毕业两年多,本该是带着「年轻气盛」的心态的,我却也经常感受到这种「中年危机」。

「30 – 40 岁,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了 1 – 2 个孩子」是公司里很大一个群体的典型画像。虽然他们年龄相仿,但这群人中,每一个个体给我的印象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迈向 40 岁的 M 有两个孩子,做我的老板大概有大半年的样子。由于家庭的关系,她经常在家工作。视频通话的时候,她会跟我说她丈夫最近工作特别辛苦,也会给我展示她家里两个孩子的「得意画作」,眼睛里带着妈妈的骄傲。神奇的是,当她放下孩子的画,和我讨论起工作的时候,她的眼神像是完全换了个人一样。

作为设计经理,M 很少需要打开设计软件了,但她还是会主动和我讨论起最近行业里出了什么新的工具,哪个 app 又出了个什么很妙的设计,我们的竞争对手又做了什么值得注意的事。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对这个行业充满好奇。

20171219095915073.jpg

和 M 相对的是 S。

S 是一个合同工设计师,看起来差不多 40 岁,是一个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他是做平面设计出身的,Photoshop 用得还算溜。因为全组都是用 Sketch 做设计,为了方便组件复用和共享,他进组以后也开始接触 Sketch。「要是在 Photoshop 里做,我会快很多」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去年年初,我组织了两次 workshop 给组里不熟悉 Sketch 的同事介绍了一些实用插件和快捷键技巧。S 没有参加,我整理的要点他想必也是没有看。有一次一个设计稿要的很急,老板叫我坐在 S 旁边帮着他一起做。那次改动要反复用到置于底层这个动作,我提示他可以用 ctrl+cmd+option+↓ ,但他甚至连试一试的意愿都没有,他不厌其烦地走着他熟悉的路径——从菜单栏里去找。

后来,S 的产品组希望他做一个原型出来,帮助产品过设计评审。S 表示自己不会做带逻辑的复杂原型,一副「我都这把年纪了,饶了我吧」的样子。

20171219095937762.jpg

我在 10 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了我一台东海电脑做礼物(32 MB 内存,4G 硬盘)。依稀记得那年暑假,我把整个硬盘里所有看上去可以打开的程序全都玩了一遍。误删了系统文件,电脑崩溃,我就一个人抱着一整台台式机,带去「电脑城」学习重装系统。

后来接触到了 Frontpage,Dreamweaver,Fireworks。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不应该去学某个工具,或是自己能不能学会。我就是本能地打开新程序,然后把每个按钮菜单点一遍,自己瞎琢磨。

去年,VR/AR 设计炒得火热,看着 Dribbble 上 3D 大神们发的作品,我的第一本能反应是不再是去随便下个 3D 软件来试一试了。我开始学会精明地估量学习成本和投入产出比,我考虑的是学习这些新工具对我的日常工作有帮助吗?也许这些是正确的思考方式,但,那个 10 岁的少年,也离我远去了。

我还是会去学习对我的工作有直接帮助的新工具,还是会对行业动态保持敏感,但我越来越在自己的身上看到 S 的影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越来越少,越来越依赖自己熟悉的路径去完成工作。更可怕的是,我还为此找到了一个看似无法反驳的理由:「我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我追求的是效率。」这是我的「中年危机」,它只在我工作两年后,就到来了。——哦对了,M 去年跳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设计总监,薪酬大幅减少。而 S 在合同到期后,没有再被公司续约。

常有同学问我,你觉得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好奇心和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吧。

20171219095947425.jpg


HoZiN(资深交互设计师)

说说自己,生于 1980,今年 37 岁,依然在亲自撸原型写文档。

已经几乎不提,甚至有点讨厌「用户体验」这四个字。

目前能感受到的危机有两个层面:

第一,整个行当的危机

行当,不是 “行业”,而是所谓“用户体验设计” 这个职业。

如果经历过网站重构、UCD 本地化、全民学习用户体验要素、无数公司的 UED 部门创建 / 解散 / 拆分 / 合并;如果经历过电子商务生存、Web2.0、SNS 取代搜索、O2O、共享经济、VR 这一波波的炒作洗礼;如果正在感受产品经理写书狂潮、UI 设计师过剩、职场鄙视链……

如果都经历过来,谁还能一整天面对白色的墙壁发呆?

有人路过问:你看着墙壁做什么?

你说:我正在思考用户体验。

如果各位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可以采访一下当年风光一时的 DOS 程序员,是如何在 windows 席卷市场时批量下岗的。

实际上,随便加入一个 “用户研究” 交流群,不难发现,专业的用户研究人员都在转向行为数据分析,而并非简单的「同理心」。

时代早就变了,「转化」才是中心,圈羊游戏已经收官。

20171219100040692.jpg

第二,普遍的中年危机

35 岁 + 应该做什么?有房有车,固然好;一无所有,又如何。

舆论很有意思,有一些人鼓吹「匠人精神」,还有一部分人说「勤奋,不如眼光准」。

随便翻开历史,都是大人物;大人物都是年轻有为么?所有的人都要成为大人物么?大人物都是成功者么?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所谓「四十不惑」,就是用来感受这些问题。

35 岁之前,重要的是经验;35 岁 +,重要的是教训。

35 岁之前,你独立思考了,就真的独立思考下去了。

永远不要相信:一个只工作了三五年的 “青年才俊” 就可以著书立说,这是个常识问题,也是个智商问题。他能告诉你很多经验,因为他可能是同龄人的佼佼者,可是他给不了你太多教训。在这个智商没底线的年代,踩过的坑,才是财富。

“画原型、写 PRD 的那是产品助理,产品经理就是要运筹帷幄,指点江山”,醒醒吧,谁比谁傻?既然都在打工,就不要相互鄙视;拿着别人的钱创业,更没有鄙视他人的权力。

修身齐家,厚积薄发,其他的不用太急,要让后起之秀尽情的「秀」,时间会沉淀一切。

面对这一切,坚信「天道酬勤」,并且「安贫乐道」,尚能保持积极心态;四十你好,四十不惑。


责任编辑:mr

认可我的创作,就鼓励一下吧

0人打赏
分享至: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