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视觉设计出身,如何通过实战向UX设计师转型?

2017-10-27 10:47:47 阅读 217619 本文来源:1688UED
分享至:

常规产品设计流程中,视觉设计师往往处于设计环节的下游,工作仅仅局限于将界面视觉发挥到极致,只是承接上下游的视觉工作,单一从视觉美观性出发去设计。相比于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往往不了解业务情况与产品架构,对于最重要的用户调研部分更不会深度参与。如果视觉设计师不主动“往前”走一步的话,很容易让设计没有支撑理由,成为“空中楼阁”,受到产品、业务方或技术方的挑战,沦为画界面的「美工」。

下面我将以淘工厂首页改版设计为例,与大家分享我如何通过实战项目向UX设计师方向转型。

注:图片经过优化,如果字体不清晰,可以另存到本地查看。

一. 洞悉用户与业务,将体验植入规划

淘工厂是一个链接淘宝卖家与工厂的平台,旧版买家端产品自16年上线后一直没有突破性的变化,且与业务当前的定位规划有较大偏差,急需改版来配合业务的高速发展。我们“临危受命”接手淘工厂业务,团队仅有3位设计师,却需要支持4条产品线。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由视觉设计师转型为UX设计师的锻炼机会。所以,我决定大胆地“往前”一步,不局限于自己的职责范围,而是主动承担起用研、交互等体验设计师的职责,贯穿项目始终。

淘工厂属于B类加工定制业务,一开始接触难免不熟悉。那些复杂的角色链路、晦涩的专业术语,很多淘工厂买家都不一定了解,更别说我们这些外行小白了。带着穷则思变的决心,我意识到必须快速熟悉业务和产品。那么如何快速熟悉业务与产品呢?我总结出以下方法。

补充储备服装供应链业务知识是必备基础。而要快速摸清产品现状,除了利用走查、旧版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产品进行定性分析之外,最重要的是,从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本位出发,跟用户好好聊一聊产品体验。因此,我们对买家、工厂、服务商三角色进行走访,作全链路的体验大图梳理,发现用户痛点,并对痛点进行分层。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对业务+用户的深入理解,赋能了业务的体验规划,确定了这次改版优化的方向。通过洞悉用户在全链路上的痛点和诉求,我们在业务策略启动的阶段参与业务的产品共创大会。从体验的专业视角赋能业务进行产品整体规划支持、提供解决方案。视觉设计师大可不必局限于自己的岗位职责限制,从项目前期开始主动接触产品、熟悉业务的核心需求,从接需求的角色转变为体验规划的推动者,才能保证自己在项目中的核心价值与设计说服力。

通过这种多方思维的碰撞,全方位、多角度渗透业务,一是可以从规划阶段就植入体验期望达到的目标,引导产品向体验期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成为被动接需求的角色;二是可以与业务方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给予设计师更多的发挥空间。


二. 多维度深挖设计价值,学会质疑

作为视觉设计师,我发现自己在进入设计阶段后往往只关注局部细节。例如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更好看?什么样的颜色更合适?却忘了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这个需求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进入设计阶段后,首先不要急着上手去做「无思考设计」,而是在全局性上去深挖项目的设计价值,通过不断的质疑、思考来提出设计解决方案。

淘工厂的用户大多是淘宝卖家,大部分的新兴淘卖并非来自传统行业,他们更习惯于淘宝年轻化的视觉审美。然而,他们并不了解加工定制流程,也无法区分针织梭织毛织的工艺,更别说大流水、小流水这种专业的加工定制术语了。结合业务目标与用户目标,我们可以得出这次产品优化的设计目标与对应的三大解决策略。

我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体验五要素」可以将简单的设计价值关键词,多维度、多层次细分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5个层面的价值,而并不只着眼于“用户”上。将设计价值在体验设计全链路上进行具体化、精细化,能客观、有效的指导我在产品、交互、视觉等环节上进行全局的把控和思考,多维度提出解决方案,让我的设计是全局统一的,而且「有理有据」。


三. 跳出惯性视角

在完整的产品设计环节中,视觉设计师的发挥空间往往是较为狭窄的。由于处在设计环节的下游,甚至在不了解项目的前因后果时,就开始照着交互稿或者demo的框架原封不动的去填充产品的颜色、字体、版式、图形、icon等。做出一张精美的页面确实挺有成就感的,但用户真的关注我们精心设计的这些2px圆角、衬线体、彩色阴影吗?要赢得用户,再华丽的包装设计理念、再美观的界面传递、再酷炫的呈现效果统统无济于事,视觉设计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去充分考虑你的设计是否真的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例如在淘工厂改版项目中,我跳出单一的视觉视角,通过运用交互、产品、视觉等多手段来制定设计策略,灵活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四. 无缝连接上下游

我之前在做一些设计项目时,视觉设计的工作时间经常因为交互需求反复、技术开发量大等原因被压缩掉,接着就处于改来改去的状态,连质疑需求和交互方案的合理性都成了奢求,让我感到 「无力再爱」。再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分散在碎片化的项目中,只聚焦在单个项目的视觉表现上,犹如“管中窥豹”缺乏整体一致性的体验。尤其是同时与多个交互设计师合作的情况下更明显,因为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只关注自己负责的部分。

所以,在执行阶段,我反而更习惯于一个人直接与需求方对接,全面参与产品沟通、设计执行、开发测试、数据分析等全部环节。

这样,一是能了解到一手的业务动态与需求信息,了解业务技术可实现情况,避免信息不同步、反复对焦浪费时间,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投入设计环节;二是通过完整的项目参与,更能帮助我构建整合能力与体系化思维,对产品有全局性的认知,自然也能保障产品在全流程体验的一致性。


五. 该执着的执着,该放手的放手

视觉设计师一般在完成设计产出后,走查还原度、跟进上线就结束了。作为一个UX设计师,却还需要继续根据用户反馈、数据分析等方式,去「执着」地驱动业务进行产品的迭代优化。

但在项目过程中,我需要沟通需求和方案,顺便帮PD确定项目功能范围与迭代计划,接着产出交互、视觉,还需要切图、制作icon,跟进上线、跟进数据分析、驱动迭代优化,甚至还得负责业务全部运营活动的对接工作。而视觉设计师的出身,使我更是无法放下对于体验细节的追求,巴不得上线产品能准确还原设计稿的每一像素。

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环节都聚焦。所以面对这种事特别多的情况,我们可以适当「放手」,将设计工作分为精细化设计和自动化设计两部分。

  • 精细化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对那些需要深挖设计价值的部分,做出独一无二的设计,如产品首页、重要功能等。

  • 自动化设计,就是指从中优化设计思路出发的设计,如营销活动、基础产品功能等,通过我们去制定品牌设计规范、进行“乐高式”组件设计,将搭建常规页面的工作开放给业务方、外包设计师等,解放有限的设计生产力。


最后

对于想转型UX的视觉设计师而言,我们的手活表达和视觉审美上相较于交互设计师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不足的地方则是在抽象整合、数据分析、体系化思维这些部分上。这些不足,是我们应该通过实战项目重点逐步提升的综合能力。随着UX概念已成为行业趋势,视觉设计师更应该在迷茫之时先人一步开始改变。转型UX设计师的这条路还需要更多的同行加入探索,我已经在路上了,你呢?


(本文转自1688UED,作者唐毓) 

责任编辑:mr
分享至: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