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题研究:字体·图形·动态

1 课时 时长:11:11

分享至:
收藏

免费

2016年[设计教育再设计]第五届国际会议基础设计分论坛,该论坛从设计类课程本身的设计出发,与嘉宾共同探讨如何实现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及其理论体系和可行的教学方法。

本段演讲中,来自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朱琪颖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专题研究:字体·图形·动态”的演讲,朱教授选择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基础的字体与图形,结合动态媒介进行视觉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对动态媒体形式手法的学习打破了过去单一的静态传播模式,改变与丰富了视觉传达的表现方法,并探索出了诸多的可能性。


重点获益

· 如何通过基础视觉设计去展开思考

· 视觉传达设计如何与动态媒介相结合

· 如何才能丰富视觉传达的表现方法


图文实录:

我在五年前参加国家会议的时候碰到我们的老院长林教授,我大概已经有近十年没有遇见他了,他问我,你这么多年来教授什么样的课程?我就跟他简单说了一下我的情况,我本人这些年教授的专业性的课程。他跟我提出三点:我希望你今后在后面的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担任这样的三门课程,可以有长足的发展。

第一个,一定要担任一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无论怎么样的工作,一定首先要做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教学。第二个,他希望我一定要担任一门具有前瞻性视野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中。第三个,我希望你今后有能力的话可以担任一门整个江南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课程。他说,如果你可以完成这三点,我觉得你的教育生涯会比较圆满。

我听了以后也很有感触,因为当时林老师1997年回国的时候,第一年就是教我们这个班,基本上他在1997、1998年的期间都是教我们这个班,从最基础的图形版面到后面的海报专业课程,所以当时我们的国际化程度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的教育思路是围绕他的体系展开的。但是因为我毕业以后专注的点从传统的海报形式转到品牌、企业形象这样的领域里,我比较倾向于对于动态化识别的研究。

所以我回来以后,我觉得可能我们要找一门这样的课程或者找这样的方向,我把这种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的核心课程做一个结合,所以我在学院里面担任这样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不是常年开设,因为这是根据工作室教学的制度展开的,我主要的方向是基础文字和图形与动态识别的结合。

其实内容很简单,也不是特别复杂,我们都知道最近这么多年来很流行一个词汇就是“动态图形”,我其实就是把动态图形的概念引入到教学中,把最基础的文字和图形特有的视觉语言加以强化,主要表现手法变了,不再是静态的印刷媒介,而是动态的媒体形式来呈现。

这门课程现在已经改成“设计方法”,我们下个五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变革,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具体的课题切入,找到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部分的内容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一些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字体和图形存在在动态媒介中的价值,动态的表现方法,还有一些专门的技术基础教授,然后切入到真正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强调在前期有大量的文本阅读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基础铺垫我认为很重要,不是说一开始就着手一个点进行切入。

这是我过去三年做的概念性课题内容,我们主要是围绕基础的字体和图形展开,有字迹,主要是对文字设计动态化的展现,另外是活字和美术字的回顾和过程。另外我们还是对社会关注以及对于中国制造这样的大社会问题的着眼点,我觉得培养设计师也好、培养学生也好,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观察度非常重要。

我们在去年和今年展开的是乡愁和温故知新这样的课题,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今年我们是想再做几年这样的大课题,回到设计的原点,探求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下面我简单分享一下,因为刚才的主持人说,你一定要加快速度,因为后面有一些视频要给大家看,我简单说明一下这是我们今天要展示的学生作品,因为我们的课程是安排在四年级这样的阶段,因为我们是工作室的教学制度,在这个课程结束以后有的学生会选择我们的工作室进行毕业设计的延展,所以很多的课题是带到后面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就是最后的半年毕业设计环节。

这个同学是2013年毕业的,主要是做同性恋的问题。因为2012年的时候有一个热门的网络词汇“基”,我们知道中国香港地区对于同性恋这个群体的称呼,2012年到2013年大量流行起来搞基、基友这样的词语。这个学生本身是在荷兰的设计公司上海分公司进行实习,我们知道荷兰是最早的承认同性恋群体的国家,所以他的总监是荷兰人,他非常希望切入这样的课题。我们经过讨论和整体的分析,我们觉得也可以作为一个社会热点的话题进行切入。

2013年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新闻事件或者是社会环境的问题,就是雾霾,我们另外一组学生主要是做雾霾的展现,当时在整个的中国,无论北至南还是东至西都呈现了大量的雾霾现象和雾霾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动态视觉的语言来探究这种雾霾的形成以及解决渠道等等。

这是我们做的字迹的活字的动态视频,是对于活字的整个发展历史回顾和对工艺上的介绍,用现代化的语言穿越时空带来更新的体验给现在的群众。这是另外一个课题,我们字迹的另外一个方向,我们试图用文字设计的方式展示中国三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动态设计将三十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展示,像旅游地图一样呈现给大家。这是我们中国制造的主题,我们希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货品牌,体现中国的创造和设计的能力品牌,然后进行展现。

当然我们不仅仅是有动态视频,还有一些基础的平面视觉部分呈现,双十一大家都非常熟悉,是阿里给我们中国人现代社会带来的购物狂欢节,我们这个学生暑期在阿里实习,很荣幸去年的江南大学菜鸟驿站被评为阿里全国排名第一的发货驿站,这位同学对双十一非常感兴趣,所以选取了双十一这个主题做视觉的动态化的呈现。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所展现的具体课题,下面就展现一下学生的作品。(视频)

下面一个是关于雾霾的作品,他们两个人做的,因为是两个人合作的,所以做了书和视频整体的表现形式。(视频)

时间问题,我只能简单分享这些作品,谢谢大家。


目标听众

· 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

· 产品经理及用研人员

· 管理者、创业者及投资者

· 设计爱好者和学生


关于[设计教育再设计]系列国际会议

该会议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无锡市工业设计协会承办。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体验设计专业委员会(IXDC)等13家单位协办。共五届。

· 2012年:“范畴、方法、价值观”针对设计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的背景,反思了设计学学科研究对象、实践方法和判断准则的定位问题;

· 2013年:“新领域、新问题、新对策”更多地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设计思维在包括健康、服务设计、公共事务管理等诸多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设计咨询服务自身的转型升级问题;

· 2014年:“哲学概念”明确地提出了哲学方法在理解设计领域复杂现象中可以发挥的抽象和理论构建作用。

· 2015年:“新现象基础:体验、策略、健康”围绕企业用户体验、战略策略、健康医疗等新兴共同话题或实践领域,用经验分享和学术抽象两种手段和现象学的方法,在探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尝试将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到实践升级和教育转型当中。

· 2016年:“精心设计的教育:经历、能力和理想”既是系列会议的收官之作,也是把会议从“设计教育”引向另一个主题的承上启下之作。

官网:http://rededu.jiangnan.edu.cn/

免费

0人打赏

机构简介

朱琪颖

朱琪颖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副教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担任江南大学视觉传达系的本科教学工作。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前身为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和全国最早成立设计艺术学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主要发源地、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先导和示范学院。
经过长期实践积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与平实求是的学风,注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追踪设计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注重跨学科的跨文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建构起“交叉、融合”为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的设计教育体系,形成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多个相关设计专业领域为支撑、鲜明特色的“大设计”教学和研究格局。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和技术与学术骨干,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联系客服

故障反馈